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112/4757559.html高腔平腔处处是歌场
近日,海南苗族民歌正式被列入新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苗族文化源远流长,与我国西南地区的苗瑶文化同根同源。自明代大量迁入海南岛后,苗族后裔散落海南各地在深山老林中长年过着“刀耕火种”的游居生活,正是这种生产生活环境造就了海南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诸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海南苗族民歌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而且表现手法优美生动,大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民间歌谣最能生动地体现海南苗族的民族风格。唱起源,唱劳动,唱爱情,唱风俗在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言,抒情寄意,田野上、山林里、火塘边,处处都是苗族人民的歌场。海南苗族歌谣有二种,一种是传统苗歌,一种是新编苗歌。传统苗歌用苗语咏唱,它跟广西、贵州、湖南等地苗族歌谣一脉相承,但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海南地方特色,传统苗歌喜欢引用汉族历史典故,多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咏唱,极富生活气息。新编苗歌则是新时期出现的歌谣,是在传统苗歌的基础上创作的苗歌,它旋律欢快流畅,语言通俗简洁,易于传唱。苗族歌谣主要有4大类:反映苗族先民世界观和人类起源的“古歌”,表现苗族民间农事活动的“劳动歌”,体现苗族青年追求美满婚姻的“爱情歌”,以及唱出苗族风土人情的“风俗歌”。“古歌”是海南苗族古老的民间头口咏唱文学,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对人类的起源、民族的渊源、自然界万事万物由来的解释。苗族古歌大多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叙述、解说,唱起来别具地方韵味。这类歌谣主要有《盘皇歌》、《论皇歌》、《水淹歌》、《三元歌》、《九娘歌》、《盘皇婚姻歌》、《天地歌》、《盘皇经谣》等等。歌咏劳动,叙述劳动,传授劳动经验,表达对劳动成果的某种愿望和情感,也是海南苗族歌谣反映的一个重要内容。垦山种植、蜡染织绣和狩猎是海南苗族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过去,苗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砍山、烧山、种山栏是其主要的生产劳动,渔猎是苗族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因而产生了诸如《砍山种山栏》、《打猎祭山神》等这样朴质的民谣。年后,苗族迁居平地,开始了种水稻,种经济作物,饲养牲畜,发展手工业等经济生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加丰富了苗族民歌的内容。爱情歌是海南苗族歌谣花园里最灿烂、最芳香的一枝,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挑选如意情人的形式之一。每当夜暮降临,小伙子们就三五结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到别的村寨去与姑娘对歌,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情投意合的对歌往往从夜晚唱到天亮,又从天亮唱到天黑,几天几夜不休。苗族情歌旋律柔和优美,富于抒情,常常是男女间低声对唱。从形式上看,情歌有独唱,有对唱;从篇幅上看,有长歌,有短歌;从内容上看,有倾诉爱慕之情的,有表达失恋伤感的,有追求自由恋爱的。苗族情歌反映了苗族青年纯真和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理想。苗族的风俗歌包罗万象,唱出苗族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生礼仪、风土人情等等,无不包含在风俗歌中。苗族风俗歌一般用“平腔调”(俗称‘短调’)演唱,这是苗族社会中最普遍、最具特点的歌谣,主要有礼俗歌、婚俗歌。礼俗歌大多反映苗族社会的种种习俗礼仪,主要在贺年、贺岁、迎来送往、访亲会友等场面吟唱。此外,苗族礼俗歌还有“请客人唱歌”、“十更歌”、“十送歌”、“十别歌”、“十祝歌”、“十愿歌”等。婚俗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婚嫁时唱的歌谣,在迎亲、送亲、“合背”等婚礼过程中,人们常以歌助兴,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婚礼歌,贯穿婚姻礼仪的整个过程。海南苗歌充满“正能量”海南苗族历来重视民间教育,不仅长辈言传身教,而且常用各式歌谣教育子孙后代,劝教歌谣便是苗族社会中体现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歌谣,主要有《家训歌》、《教子歌》、《孔子喻世歌》、《育儿歌》、《劝夫歌》等。苗族非常重视家教,《家训歌》就是讲述苗族传统的家风、家教、家法,既有家长训谕和制约家族成员的法规、条例,又有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教子歌》是父母劝教子女的歌,教育子女要从小勤奋读书,听父母的话,严律处事为人;《劝夫歌》是妻子劝戒丈夫的歌谣,一劝丈夫要勤劳,二劝丈夫要为人正直,三劝丈夫要戒酒不*钱;《论皇歌》是讲述海南苗族五皇(五姓)事迹的歌谣,但是它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它提醒苗族子孙不忘祖先恩德,时刻勤记祖先的教诲,多行善事。海南苗族歌谣常“寓教于乐”,注重约束苗族人民的社会行为规范,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他们热爱劳动、勤俭持家、团结互助,这对于保持苗族传统的纯朴民风,具有积极的意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