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4日,百度地图首次对外展示了针对公路、景区、城区及酒店等不同场景的“全量全景”采集模式。在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无人机、全景采集车、采集背包、手采设备等专业设备协同作战,采集完善了海南西线地区的各类POI数据和全景图像数据。
无人机可以在高海拔、多山、多河流等不容易进入的区域,或是城市快车道、高速路等通行速度快且路况复杂的区域,进行精准且方便的测绘。百度地图此前曾推出的3D地图,就是采用无人机航拍采集影像、借助3D重建技术,度地还原真实世界,方便用户在百度地图中从俯视的角度一览真实世界(图1)。
述百度地图高精地图采集车,从外观看就是一辆搭载三个摄像机的汽车,车中的一台电脑可通过GPS定位控制三台相机拍摄记录位置的信息。采集的时候如果前面遇到了障碍,采集员会按下电脑按键,对着麦克风说出“障碍”两字,即可被记录下来。如此行驶过后,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导航全要素,定位精度可在五厘米之内(图2)。
全景采集背包,相当于是对车辆采集的补充,主要用于车辆不能到达的区域,例如室内、景区内部道路以及山区、森林、大峡谷等地。百度地图采集员只需身背采集设备,边走边触发开关,便可捕捉路线和拍摄景物。由于三个相机是同一时刻被触发的,理论上可以将三张照片完美拼合成一组全景照片
手采设备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手持设备所到之处皆可自动完成POI采集和全景拍摄。依靠三脚架和相机,可在一个位置进行多角度的拍摄,比较多地应用场景是室内和景区的环境展示,例如对博物馆、候车室、重要景点等地进行全景展示(图4)。采集员通过使用平板电脑等手采设备在景区内行走和拍照,可采集出入口、景点及线路等相关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则在数据处理流程中发挥了强大作用。图像深度学习自动筛选功能,可从采集的影像中快速自动识别道路特征、提取轮廓并绘制形状,补充车采盲区部分数据;全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可识别道路图形标牌、地面车标以及文字标牌;多源数据自动识别差分融合工艺,将野外实采的不同形式数据与合作数据等多源数据实现程序的自动识别差分、属性自动融合,从而减少人工工作量。据悉,目前,百度地图的道路阻断等类型的重要要素信息可实现分钟级上线,新路段实现天级上线,重要城市数据达到周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