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简称三防办)14日下发《关于启动年汛期值班的通知》(琼防办电﹝﹞4号),明确年5月15日海南全省正式入汛。什么是汛期?为何将入汛时间定在5月15日?汛期期间,我省的天气气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一起来看看↓
01
什么是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体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02
汛期有哪些类型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
(如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03
如何确定入汛日期
入汛日期是指当年进入汛期的开始日期。考虑暴雨、洪水两方面因素,入汛日期采用雨量和水位两个入汛指标确定。
A雨量指标以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表征。
B水位指标以入汛代表站的实测水位表征。入汛代表站是指位于防洪任务江(河)段、具有区域代表性、通常较早发生洪水的水文(水位)站。
04
汛期有什么特点
我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
我省汛期总体天气气候呈现3个特点。一是台风生成集中、登入琼粤台风多;二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较重;三是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般情况下,海南入汛时间最迟、汛期时间最长,长达6个月,7-10月为主汛期,是台风暴雨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期间,我省的热带气旋和暴雨洪涝灾害将重于年和年,气象干旱和高温灾害轻于年、略重于年,气候状况将明显差于年和年。影响海南省的热带气旋(含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及台风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为6-8个(常年7.8个),其中影响海南岛的为4-6个(常年5.5个),登陆海南岛的为2个(常年1.8个),影响和登陆个数接近或略少于常年。
05
为何我省入汛最迟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0.4%~90.5%。今年5月以来降水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根据海南省三防预案规定,每年汛期一般为5月15日至11月15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3月1日以来暴雨、洪水情况确定海南入汛日期为5月15日,比其它华南沿海地区省份入汛都迟(如:广西3月25日入汛、广东3月31日入汛、浙江4月15日入汛)。
5月14日,海南省三防办还下发了《关于做好防御年1号台风“黄蜂”工作的通知》(琼防办电5号),今年首个台风于5月12日夜间在菲律宾东部近海生成后,连升6级最高达到14级强台风,目前在菲律宾吕宋岛近海海面,风力12级。
虽然“黄蜂”并不会影响海南岛,但我省今年伴随1号台风入汛,也是很有特点的。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海南今日正式入汛!台风、暴雨、高温天气多吗?来看气象部门最新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