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知道这些过年习俗,教你变成海南人
TUhjnbcbe - 2021/2/21 2:54:00

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为了庆祝它的到来,

人们会放下手边的所有事情,

不远万里、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乡,

与自己的亲人、盆友一起,

用延续了几千年的美食与传统习俗,

团聚热闹地过这个节。

而这些美食与习俗,

往往会因为其所在的地域不同,

而产生极具地方特色的差别。

例如,在咱们大海南,

就有一些特别的“过节技巧”,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

了解一下这些小技巧,

过一个海南传统味儿的年!

在海南方言中,

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

均加上一个“做”字,

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

所以“过年”就叫“做年”。

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

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

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

“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

首先是腊月二十四送“灶公”。

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

监督善恶之神,

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

为此,家家户户都要做大扫除,

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

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

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

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

大扫除用海南话也叫採屋,

採屋用的扫把是用新砍的竹子做的。

即砍下一支约三四米高的竹子,

先将长满叶子的竹尾巴和分枝削下来

集中在一起捆绑在竹子的小头端,

就做成採屋的扫把。

这竹扫把首先清扫的,

是安放祖先牌位的大屋,

顺序是先扫正厅,然后扫两边卧房,

接着扫前后屋檐。

打扫方法都是从上到下,

先扫屋顶的桁桷与瓦片,再扫墙壁。

接下来清洗门、窗、桌、椅、

床、柜和地板。

最后是拔除庭院的杂草,

让整个屋内外干净、明亮,

使人感到焕然一新。

除了扫除,在大年三十之前,

还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

就是“办年货”。

海南话则叫做发年市,

家家户户发市出街买年货,

金银香烛、京果糖糕、

碗筷陶盆、拜公祭品等,

备足年货“做”新年。

当然,祭年桔子必不可少,

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

海南有句歇后语:

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

在以前人们无论多拮据,

腊月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

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

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上,

候祭祖先仪式完毕后,

便放鞭炮,

等饭菜已凉透后,

才拿下来全家围着火炉吃年饭。

从三十晚上开始,

按照原来的老习俗,

家家户户都会点上煤油灯,

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

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

不少人还会“守岁”,

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

然后争相燃放过年喜炮,

意为“迎春接福”,

接着各晚辈给长辈人叩头、行礼、

祝贺“添福添寿”,

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

到了大年初一,

海南人的特别习俗是“吃斋菜”,

而且每桌必须上六样菜:

大薯、水芹、豆腐、扁豆、咸鱼和茄子。

六样菜都有它的含义:

大薯是让子孙永远不要忘本;

芹菜是教子孙一生要勤俭,

因为海南话里“芹”和“勤”同音;

豆腐是教子孙做人要像豆腐一样清白;

扁豆是象征生活过得好,

要有好吃到“豆”,也就是喉咙;

鱼是期望年年有余;

茄子是期望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因为“茄”是海南语“胜过”的意思。

按照习俗规定,

初一这一天不能使用刀和砧。

因此,除夕祭祖聚餐后,

晚十二点前要将这六种菜洗净切好,

以供初一凌晨烹炒。

斋菜制作也有严格要求,

即只能用植物油和食盐炒菜,

只可用粉丝作配料,

这样炒出来的菜才是真正意义的斋菜。

过了年初一,

便是各种走亲访友的拜年时间了,

不同市县的做法还不一样,

比如在咱们陵水,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

到了该向长辈们拜年的时候,

带上一大把槟榔才好“行动”。

每见到一位长辈,

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

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

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

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

因为槟榔是陵水的特产之一,

在当地人的心里有着极为特别的意义。

眼看着,春节已经近在咫尺了,

小编也在这里,

恭祝您阖家欢乐,猪年大吉,

带着千年青山九所岭的满山槟榔树,

给您拜一个本土味儿的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道这些过年习俗,教你变成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