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蓦然回首,才能体会沧桑巨变的波澜壮阔。从孤悬海外的边陲海岛到如今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初步构建,海南,坚持在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征途上击水行舟,蜕蛹成蝶,交通建设一路风景、一路踏歌。
「十三五」时期,是海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县县通高速」圆满完成;「四方五港」格局更加优化,民航境外航线突破百条大关,「4小时8小时飞行经济圈」初步构建。交通运输行业的巨变,让海南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图: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臻完善「十三五」以来,海南公路路网进一步织密。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目前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田」字型高速路网全面贯通。公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末的79.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
港口通过能力显著提升。新海港区客滚装码头一期、二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省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78个,分别较「十二五」末增加26个和28个。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2.7亿吨,较「十二五」末提升62%。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9.3亿吨,外贸吞吐量1.7亿万吨,分别较「十二五」增长43%、40%。
图:繁忙的港口码头。
民航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博鳌、永兴机场建成投运,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美兰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全省开通国内航线余条,货运航线8条,境外客运航线余条。「十三五」以来,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从万人次增长至万人次,年均增速8.6%,美兰、凤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双双突破两千万;货邮吞吐量从22.1万吨增长至27.7万吨,年均增速5.7%。环岛高铁全线贯通,高铁班次逐步加密,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十三五」期间,海南客运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岛内所有市县实现公交化,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村通客车,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琼州海峡客运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末旅客运输能力达万人次、汽车过海能力达万标辆,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5%、49.8%。
图:风光旖旎的滨海公路。
货运物流组织效率不断增强。「互联网+物流」,网络平台道路货运经营进一步规范,普通货运车辆实现网上年审。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覆盖快递服务网点、具备条件的行*村%通快递。全省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十二五」末的18.86%下降至14.96%,「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图:鸟瞰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
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落地开花「十三五」期间,海南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纷纷落地开花。
一是建立更加开放的海运*策。交通运输部批准海南试点开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积极推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制定国际船舶登记程序规定,实施船舶登记出口退税*策,便利船舶注册登记,截至目前共有22艘船舶注册登记,新增约万载重吨。国内登记最大载重吨船舶入列「中国洋浦港」。
二是有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小铲滩集装箱码头起步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建成完成。开通国际、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33条,基本形成覆盖全国沿海各主要港口的内贸航线网络及连接东南亚、辐射亚欧的外贸航线布局。
三是全力打造国际邮轮游艇旅游消费中心。推动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出台游艇租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为全国提供行业监管「海南方案」,游艇年出海人次首次突破百万。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二期建设完成。
四是打造中国最开放的天空。积极推动客货运第七航权试点开放,海南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开放第三、四、五、七航权和中途分程权的省份。分步分阶段推动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策落地,大力推进空域精细化改革。
图:海南游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擘画「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交通蓝图面向「十四五」,海南交通运输行业正以更高的使命感谋划新征程!
到年,海南将基本建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框架,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交通强国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下一步,海南将协调加快推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形成「1+N」的交通规划体系,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据悉,十四五期间,海南基础设施将投资达亿元,实现主要客货源地海空航线密集直达,建成「全岛3小时交通圈」和「海澄文定」、「大三亚」1小时通勤圈,民用运输机场年吞吐量达万人,高速铁路客运量0万人,高速公路里程公里,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达到80个,基本建成内通外畅、服务优质、功能完备、智慧低碳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
图:气势恢宏的跨海大桥,令天堑变通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