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乡村不用特意营造
清一色的自然美
纯天然!
一片不规则的水田
衬着远处隐约可见的青山
*斧神工的神秘溶洞群
火山石建成了独特的石头村
……
有朋自远方来
除了椰风海韵,阳光沙滩
这幅原汁原味的海南岛乡村画卷
不得不品!
罗驿村。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罗帅村。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在短短几天时间
怎么才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举办的年(第七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已经把今年最热门的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罗列好了,小编从中又精挑出一批网红村、打卡点。
跟着这份指南
不管是独自出行还是与家人一起
对想放松自己、亲近自然的上班族
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品咖啡
赶海。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陪着父母“采菊东篱下”
喝喝茶、品品咖啡
看着孩子们追逐鸡鸭
亦或者池塘垂钓
与三两好友亲自下地干回农活
回到小时候去赶一次海
尝尝亲手抓来的海鲜……
乡间更别有一番风情!
海口?山尾头村连片的红树林常年绿荫葱葱,青砖外墙,花枝小院,既有渔家风情又具江南格调;既可以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也可以走村串户感受琼北渔家生活,这里就是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山尾头村。
山尾头村位于演丰镇东北约3.5公里处
东临东寨港
西倚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西至山尾村委会
北与文昌铺前、罗豆隔海相望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
船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近年来,山尾头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树林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渔业、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船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年,村民*河利用本地资源,凭借连理枝景点优势创办了该村首家农家乐,通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现在这家“连理枝”农家乐已成为当地海鲜餐饮及休闲体验旅游的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带动力。
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尝到各式海鲜
还可以游览海上交通站、垂钓、小憩
尤其吸引了海口
及周边市民游客前来休闲娱乐
小贴士
山尾头村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距离海口美兰机场20分钟车程,导航输入村民,非常容易找见,交通便利。村里的“连理枝”农家乐是网红打卡地,他们家的海鲜美食也堪称当地一绝。
琼海?北仍村进入北仍村,一种气质便扑面而来。这种气质来自于绿道的曲径通幽,来自于密林的清丽优雅,来自于绿道旁极有层次感与设计感的绿化带。村中绿道以村头的草寮咖啡屋为起点,环绕北仍村到官塘大道形成了一个“8”字形的路径。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北仍乡愁味道农家乐、草寮咖啡屋、北仍大客厅的建筑别具乡愁特色,既可用时尚又可用古朴来形容。一处设施一个点缀,看似是随意而为,却又是匠具独心。这儿的农家乐不设围墙,天地密林就是天然屏障,餐桌就摆在树下。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小贴士
开车行至东线高速万石互通下高速,前往官塘村往白石岭方向,在道路旁边就有北仍村的牌子,按照行走指示即可抵达。
文昌?葫芦村“在城市里呆久了,开始想念农村生活。”这话一点也不假!试想,成千上万只白鹭和不知名的鸟儿在美丽的田园间翩翩起舞,湖水碧波涟涟,倒映着新村美景,水泥道通往各家各户,村中古树参天、民居崭新、果树硕果累累,蝴蝶、蜜蜂飞舞,鸟儿在林中穿行、鸣叫……
这一幅美丽的鸟虫山水图
谁不想呢?
走!去文昌葫芦村转悠吧!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葫芦村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外面被稻田包围。三三两两的白鹭在水田里翩然踱步,旁边的水牛扇着尾巴,悠然自得。行走在葫芦村的水泥村道上,一阵微风拂来,落英缤纷,片片树叶飘落在脚边,让人初嗅到“桃花源”的味道。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目前,葫芦村重点围绕龙泉乡园,白鹭湖景点,积极创办各类写生、采风等创作活动或大赛,开辟农家菜种植基地、水果采摘基地和垂钓区等。同时,把农户闲置的房间按有关标准装修成客房,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放松心情、回归大自然。
小贴士
从东路镇出口走下海文高速,行不多时,路两旁的古树便多了起来,前方醒目的路牌会告诉路人:向西是白鹭湖,向东是是葫芦村。文昌特色的民居坐落在一棵棵果树间,若到中午,农家菜的香味会弥漫整个村子。
儋州?力乍村从过去的“贫瘠山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房前屋后的果树把村子掩映得葱郁悠然,客家风情特色的建筑风格随处可见,石板水泥路取代了过去的土路,串联起整个村落……
那大镇力乍村
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中
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
从客家风情到田园风光
力乍,恰似一幅
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令人流连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儋州力乍村是古老的客家村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都保留客家的风情特色,拥有百年古井、百年古树、*氏宗祠等诸多特色古迹。早在多年前,有一支*氏家族为谋发展,先从福建莆田移居广东广州,接着又向海南迁徙,最后在力乍村安居。
千里辗转,百年传承
如今,力乍村的客家人
在融入当地文化的同时
仍然在一定程度上
保持着既有的传统
如使用客家语言
力乍村还是儋州洛基粽子的发源地,是村里最有传统的百年老产业。谈到包粽子、吃粽子,不少人认为一般是在端午节期间。然而,力乍村却不止于此。这里一年会有两次包粽子,一次在端午节,一次在春节。每次过节村民都做近百个粽子,除了自家人吃,还会送给亲戚朋友。
封烁摄。图片来源:海南旅游推广中心
力乍村人还在民居之外
建起了两幢新房屋
被称为“粽坊”
分别用于包粽、煮粽
小贴士
力乍村位于儋州市那大镇北部湾大道洛南村委会。儋州自汉代起开始制作粽子,坊间流传,北宋时苏东坡谪居儋耳,连续三个端午节在这里度过,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鸭蛋粽等,并以此作下酒菜。在儋州,粽子不仅仅是节庆食品,还是大家钟爱的日常美食,家家户户都会做,长久以来,传统的制作方法得以传承。
三亚?西岛渔村清晨,伴随着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到西岛码头看个日出;午后,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停靠在海边的轮船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傍晚,聆听海浪的阵阵涛声,到牛王岭看夕阳西下;晚间,选择百年以上的珊瑚古屋或带有主题特色的民宿住下……
这,才是西岛渔村的正确打开方式
西岛渔村是三亚首个美丽渔村,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独特的渔村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涵盖文创旅游、民宿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渔业等为一体的美丽渔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排排珊瑚古屋,品尝到最原汁原味的渔村小吃,领略到西岛女民兵的勇敢,感受别具特色的渔村风情。
目前,西岛渔村部分老房屋改造成了创意示范民宿,全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留老房子原有的样貌。同时,还融入现代化的创意,提高房屋舒适感。游客可在居住中,全身心地体验渔家文化。
小贴士
驾车从三亚市区开往西岛景区,在肖旗港乘坐10-15分钟的船舶登上小岛,再步行7-8分钟,直至看到一扇蓝色的铁门,上面满是争相盛开的三角梅,便是西岛渔村的大门。
渔村饮食也具有独特的海岛风情。酸豆鱼汤、酸菜鱼汤、杨桃鱼汤、仙人掌鱼汤、木瓜鱼汤等各类鲜鱼汤,秉承了海岛原汁原味的饮食习惯,在村内随便找一家小店都可满足。
本文章非原创,转载自